最近最新中文字幕高清免费,中文无码久久精品,最近高清中文字幕免费mv,中国毛茸茸bbxx,印度女人狂野牲交
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 資訊 > 專題專欄 > 專欄 > 灣區(qū)故事

澳門青年李卉茵:在灣區(qū)與昆曲結緣,冀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“出?!?/h1>

2024年07月23日 來源:南方+

[ ]

  “了解中國的山川風貌、文化、風俗習慣非常有意義?!?5年前,澳門回歸前夕,還是中學生的澳門人李卉茵面對著采訪鏡頭說道。

  這番話仿佛絲線,冥冥之中將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與她聯(lián)結。如今,她已經(jīng)是粵港澳大灣區(qū)青年戲劇協(xié)會會長、大灣區(qū)青年文化有限公司董事總經(jīng)理。

澳門青年李卉茵

  李卉茵與戲劇、與昆曲的結緣,源于2005年。那一年,著名作家白先勇的青春版《牡丹亭》在澳門演出,海報上站在牡丹花中央的杜麗娘與柳夢梅吸引了她的注意。買票看完后,李卉茵深深被昆曲的美麗震撼,“看的時候胳膊上都在起雞皮疙瘩”。2010年,在南京,她邂逅了自己的啟蒙恩師,戲曲名家裘彩萍。

  對習慣講粵語的人來說,學習昆曲就是在重新學習一門跨度極大的語言。李卉茵跟著老師一個一個字地讀,一個一個字地記,還會錄下老師的教學片段,反復地聽。僅唱腔,她就學了三年:“昆曲素來有‘水磨腔’的稱呼,你要慢慢磨,非常有耐心地去做這件事?!?/p>

  2017年,李卉茵在塞浦路斯中國文化周上,為塞國總統(tǒng)及中國大使演唱了一曲《游園驚夢》。2021 年,李卉茵代表澳門參加共青團中央主辦的 “中國華服日” 并獻唱?,F(xiàn)在,她也經(jīng)常在大灣區(qū)不同城市登臺演出,化身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”的《牡丹亭》中主角杜麗娘。

澳門青年李卉茵

  李卉茵還在大灣區(qū)創(chuàng)辦了自己的公司,深耕于新媒體行業(yè),與不少來自港澳的IP簽約,幫助他們?nèi)腭v內(nèi)地社交媒體之余,也努力將他們的產(chǎn)品推向海外。

  回看25年前的那段采訪時,李卉茵感慨萬千:“我覺得很幸福,或者說很幸運。25年后,我真的實踐了當時的話,也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人?!?/p>

  【對話】

  記者:你在大灣區(qū)、在澳門生活了很多年,為何會與昆曲結緣?

  李卉茵:我哥哥是一位畫家,我很小的時候也會學畫畫、學毛筆字、學彈古琴,這些都培養(yǎng)了我對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熱愛。

  2005年,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《牡丹亭》在澳門演出,我偶然間看到了演出海報,當時就被這種美深深地吸引了,買了很貴的票連看三天。其實當時我是聽不太懂他們在唱什么的,但是真的美到我胳膊上起了好多雞皮疙瘩,回來之后看了好多視頻了解這個藝術形式。

  可惜的是當時澳門沒有教授昆曲的老師。直到2010年,我到南京出差,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結識了我的啟蒙恩師裘彩萍,我才正式開始學習昆曲。

  記者:從講粵語為主跨越到昆曲“水磨腔”,會覺得很難嗎?

  李卉茵:會。昆曲所使用的語言已經(jīng)沒有在現(xiàn)在的日常生活中使用了,可能最接近的是蘇州話。我一開始就好像在聽天書一樣,基本聽不明白。所以剛入門的時候,我要跟著老師一個一個字地讀,一個一個字地記,還會錄下老師的上課內(nèi)容反復聽。剛開始的時候,我老師開玩笑說“卉茵,你的念白有點像一個外國人在說中文?!惫馐浅晃揖蛯W了三年。

  戲曲其實很講究“童子功”,但我從小就是一個肢體不太協(xié)調(diào)的人,可能做操都會同手同腳。所以學昆曲的時候,我更希望的是突破自我,慢慢地、很有耐心的去做這件事。

  后來,我成立了粵港澳大灣區(qū)青年戲劇協(xié)會,希望尋找到更多對戲劇、戲曲感興趣的朋友。今年已經(jīng)是協(xié)會成立的第三年,會員超過200人,還有超過 30位國家一級演員和梅花獎得主作為名譽會長和名譽顧問。

  我們一起做出了昆曲+話劇作品《夢影·牡丹亭》,帶著它走遍大灣區(qū),走向全國。還有講述鄭觀應故事的澳門首部愛國主義沉浸式戲劇《鄭家夜宴》。

  《夢影·牡丹亭》講的是澳門的故事,即《牡丹亭》的作者湯顯祖曾經(jīng)來過澳門,看到很多澳門的風物,啟發(fā)他去寫牡丹亭這本曠世奇書。我們考究發(fā)現(xiàn),這是真實的故事,湯顯祖真的來過澳門,而且他在這里還認識了利瑪竇。

  我們在澳門演出的時候,很多人都跟我說看了之后才了解了這一段歷史。所以我覺得做這件事是很有意義的。

  昆曲和我的生活也有另外一種聯(lián)系。我成立了一間新媒體公司。因為這個行業(yè)節(jié)奏非常快,可能你今天懂的東西明天就不適合用了。所以在這種緊繃的狀態(tài)下,我可以用昆曲“水磨腔”,用這種“吳儂軟語”作為很好的生活調(diào)劑。

  記者:可以介紹下你公司的情況嗎?

  李卉茵:我十幾年前就已經(jīng)在澳門創(chuàng)業(yè)了。大概2016、2017年的時候,我在廣州設立了分公司。其實我小時候在廣州生活過,對這里很熟悉,機會也多。

  我們公司目前大約有100位員工,在澳門、香港和廣東廣州都有分公司,其中廣州分公司目前有70—80位員工,業(yè)務包括品牌管理、新媒體的代運營等。我們還有供應鏈公司,負責電商發(fā)貨,以及一個AI客服公司。所以圍繞著互聯(lián)網(wǎng),我們的業(yè)務是相當多元化的。

  記者:你覺得昆曲、傳統(tǒng)文化和新媒體公司有著怎樣的聯(lián)系?

  李卉茵:昆曲是很講究留白意境的,舞臺上道具很少,山、水、花,這些都在演員的眼里、動作里,就像國畫的留白一樣,給大家想象的空間。我現(xiàn)在很希望將昆曲帶給我的這種美好感受傳播出去、把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傳播出去。

  這一年,我的公司簽了很多個來自港澳的大IP,幫他們產(chǎn)品出海,品類包括陶瓷、保健品、藥油等。我還和知名設計師合作,在廣州落地了一間國風主題的茶室,冬天可以和朋友們在這里“圍爐煮茶”,夏天可以欣賞到我們設計的中式小庭院的風景。

  東方美學這方面,我們有跟香港故宮文創(chuàng)空間合作。今年年底,藉澳門回歸25周年的契機,我們會帶著故宮這個IP中一些有趣的文創(chuàng)產(chǎn)品“南下”,在澳門做一個香港故宮文創(chuàng)空間快閃店。

  【文字】南方+記者 楊天智

  【攝影】南方+記者 張令

  【剪輯】南方+記者 龍達洋

  【策劃】王溪勇 趙楊 王海軍

  【統(tǒng)籌】吳哲 謝苗楓 張由瓊 王勇幸 李細華 區(qū)小鳴

掃一掃,分享到微信朋友圈